“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个阶层的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时代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知识开始从贵族逐渐向平民传播,这个时候新的阶层产生了,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事、军事的杰出人才。”
“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他们都是那个时代非常杰出的人物。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这是一个文化思想空前繁华的时代,这时百姓的文化素养比起先民已有很大的提高,所在这个时期,夫子的话其实已经变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除了当日在富居楼的那几个人外,其他人都咦了一声,这样的断句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按照杨涵瑶这样来断句,似乎也并无不可。
王雱深深的被震撼到了,头一次地他开始正眼打量桑梓远。浓眉大眼得,皮肤不白也不黑,衣着并不是很华贵,许是年龄还太小,身子还未张开,整个人看上去有些秀气,甚至是有些阴柔,给这并不妨碍整个人的气质,给人一种清贵雅丽之感。
他的内心起了很大的变化,不是嫉妒他人才华,而是有了一种知己感。他所遇见的所谓才子大多都有种迂腐沉暮之感,不像桑梓远,无论气质与思想,都透着一股清新,是个学以致用之人。王雱觉得今天回家有必要跟父亲好好说一说桑梓远这个人。
其实父亲对于桑梓远也早有耳闻,但此人除了流传了一两首诗词出来外,更多让人赞叹地便是在书法上自成一派的桑体字了。父亲是个专注做实事的人,虽说对于桑梓远十岁便能取得这番成就也颇为惊讶与赞赏,可也就如此而已。
如今看来此人不但学问好,有才华,跟重要的是他的想法与父亲似乎颇为相同,想起父亲对于时政的看法,以及每到一地做官所采取的各种治世手段,王雱觉得或许此人值得结交一下。以他时至今日的名望,将来入朝为官是必然得,如此一来,父亲变法之事岂不是又多了个助力?
不知王雱心里已起了结交之意,杨涵瑶继续说道:“到了这时,已不能象远古洪荒时期那样,一味要求老百姓去做而不让他们理解为什么,那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已不再适用。”
“所以便成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了么?”听到这里,梁圭轩忍不住插话问道。
杨涵瑶点点头,“没错,正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