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上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王承衍被南唐兵部的几个主事拉去拼酒。王承衍没有想太多,觉得自己代表了大宋。怎么也不能喝醉了丢了脸面,于是放开怀抱大喝起来。韩崇训知道自己酒量不如王承衍,再者这次带兵是护卫赵德昭的安全,所以决绝饮酒,坐在赵德昭的身边冷静地看着场中地诸人。他这一番作为,让原先还觉得他有点华而不实的人敬佩起来。
赵德昭本想要早点去见见樊若水地,但是这几天南唐的官员紧紧地跟在身边热情款待,使得赵德昭根本没有办法分身过去。三日后,赵德昭终于摆脱了跟屁虫似的查文徽。带着跟王承衍换班的石保吉和韩崇训出了江宁城来到了樊若水家中。
大门是开着的,院子中的杨柳如今更是茁壮,柳枝翠绿,在风中像美女一般摇曳。从屋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不用想,正是樊若水的声音。
樊若水听说大宋的太子要来江宁城,也只是笑笑而已。对于他而言。这些事情都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他关心地只是一个月之后的科举。今年是他第三次参加科举,四年前他第一次参加科举,因为没有经过名师的指点,他落榜了;三年前李煜第二个儿子降生。李煜高兴之余开设了恩科,樊若水虽然有所长进,但是仍然没有考中。今年又是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这三年来他吃紧苦头,拜投多位名师,虽然那些人因为他的身份没有让他拜在门下,但仍感于他的刻苦而指点了几次。多人指点下来。他的文章进步不少。熟知他地人都知道今年他是必中无疑的了。信心很重要,有了朋友的鼓励。樊若水读书更加用功。
听到院子中有人,樊若水放下书,走了出来。看到院子中站着两个年青人。其中一人正是昔日父亲救下的李平。然而这次赵德昭身穿华服,气质不与前次相同,他倒也不敢贸然相见。
五年未见,樊若水身材倒是没有怎么变化,只是脸部棱角分明,显得更加坚毅。赵德昭上前抱拳道:“樊兄,可还记得小弟?”
樊若水确定李平无疑,高兴之余忘形道:“原来是李贤弟来了。”这么多年来,除了李平,由于身份地关系,他并未有交心的朋友在身边。如今故人相见,更是让他兴奋莫名。
赵德昭跟着樊若水进了当年他们二人睡的屋中坐下,当先问道:“五年了,五年时光犹如弹指一挥间,过的真快。樊伯还好吧?这几年我挺想念樊伯的。”
听到赵德昭提起父亲,樊若水便变了脸色,伤心地回道:“父亲去年冬天染了风寒,日益严重,今年春天就故去了。”
樊若水的这番话无疑晴天霹雳,当年离开时樊伯的身体还很强壮,怎么也不会料到樊伯会这么早离开。赵德昭忍住悲痛,颤声问道:“不知樊伯葬在何处?可容我前去祭拜?”
樊若水听闻更加伤心,痛心道:“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在江边捕鱼,而且家中没有余资可以购买墓地,一旦家中有人故去便火化了将骨灰洒入江中。”
赵德昭听了忍不住要打自己一阵耳光。自从回到汴京之后一直忙着争权夺势,一直忘了派人给樊伯家里送来银钱。若是自己早点想到,或许樊伯生病时就可以请到好地医生诊治了。想到此,赵德昭内心更加自责。
樊若水看着赵德昭伤心万分,很是感动。人与人之间若是没有接触,是不可能有伤心悲痛之感地。陶渊明曾言:“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其中的感情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切身感受到地。忍不住劝慰道:“虽然我也是痛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助父亲。但是看到父亲每日里那般的辛苦,如今父亲可以到天上和母亲相会,也不用为了我这个没有出息的儿子整日里忙忙碌碌的了。”
赵德昭知道自从樊若水母亲在他年幼去世,家里就靠着樊伯一个人生活,而樊若水一直是专心读书。樊伯的一切付出他都看在眼里,然而却一点忙也帮不上。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早日考中进士,让樊伯不再劳累。但是天下才子云集,樊若水前两次都没有考中。可惜就在他希望大增之时樊伯却突然去世了。
想到樊若水此时的痛苦,赵德昭劝道:“樊兄请节哀。樊兄还要努力,等你金榜题名后,才可以告慰伯父在天之灵。”
说完这些伤心的话,樊若水为了转移话题,道:“为兄看你衣着光鲜,以李贤弟之才,恐怕已经进入大宋官场了吧。”
赵德昭不好说自己就是大宋的太子,含糊回答道:“小弟去年在汴京参加的科举。”
听得赵德昭已经考中了进士,樊若水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今年一定要考中的决心。
两人就往事又说了半天,到了最后却是半点话题也没有了,情到浓时又转淡。
韩崇训看着天色也不早了,从院子中进入说道:“天色将晚,我们还是回去吧。”
赵德昭对樊若水道:“兄弟有事,就不多打扰樊兄了。小弟在此预祝樊兄今科高中。”说完赵德昭从怀中摸出一袋银子递给樊若水道:“小弟在大宋还可衣食无忧,这点银两就送与樊兄。”
樊若水读书人性子,虽然知道自己目前急需银两,却是怎么也不收下。赵德昭劝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