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就罢了,反正他们与京中的其他人家一直来往不紧密。尤其是荣国公去世后,颇有一点大家不在一个次元的感觉。所以这朝中事,荣国府还真没有太大的影响。
除了被皇上新任命的贾琏,府中也只有一个贾政还在朝中。
只要这些人脑子还没坏,就不会前脚贾琏被皇上任命,后脚贾琏就出了事。那就太打皇上的脸了,不是摆明了皇上识人不清吗。
更何况贾琏又到了地方,不呆在京城这个大本营中,受到的牵连就更加有限了,所以贾琏目前在江宁的日子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贾政,这都十几年了,还是一个工部员外郎。说来还是当初荣国公临死前上了奏折,皇上才特意给的官职。所以只要贾政不要犯大错,升官另说,保留现在这个官职是妥妥没问题的。
这一般的官场倾轧没有用,但贾政这么个五品小官也不值得废大力气专门做局,所以想给贾政找点麻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只有忠洛郡王,目标大而明显。加上不少有权有势但不肯还国债,因此被忠洛郡王整治了的人家在前面兴风作浪,这些墙头草自然很愿意推波助澜。
所以忠洛郡王虽然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反而得罪了不少人,还传出了不少坏名声。
因为知道史琬与忠洛郡王是一条船上的人,所以润纸自然是紧张不已,担心史琬因为目前的形势而生气。
史琬虽然从现代而来,但也不会脑残到违反当前社会的制度,对这些下人讲究人人平等。相反,史琬一直对这些下人赏罚分明。
还因为当初贾宝玉曾被身边的丫鬟捅出私奔的事,对于这些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下人,史琬更加严格要求几分。不论主子做的决定是对是错,作为下人可以劝诫,但必须执行。
因为不知道目前的形势都在史琬与忠洛郡王的计划之中,可想而知润纸对于这个坏消息是多么愁眉苦脸。毕竟主子生气,最终倒霉还是身边的下人。
没想到史琬却是心平气和的接受了这个坏消息,还看起来早有预料,润纸在放心之余,对于史琬的崇敬更是增加了几分。虽然还没有入朝为官,但对朝中形势就已经了如指掌。润纸坚信,史琬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
之前润纸先说好消息,也是为了让史琬在听到坏消息时能心情好一些。既然史琬没受到影响,润纸自然就将有关的事都
说了出来。
“许多人都在说忠洛郡王为人狠辣,不近人情。尤其是宁远伯府,听说因为忠洛郡王强硬要求还国债,现在更加败落了
。府中的宁远伯老夫人和宁远伯,孤儿寡母的生活十分落魄。不少人对宁远伯府的遭遇都很同情,忠洛郡王也因此被说了
不少闲话。”
像宁远伯府这样空留一个爵位,其他早已落败的人家,在京中还真没什么存在感。要不是如今牵扯上忠洛郡王,恐怕早
就没几个人会记得。
除非这位年少袭爵的宁远伯,能在长大后有一番作为。否则这个家族,也很快就会成为曾经的一个历史,泯灭于众人。
而这位宁远伯,恰恰不是什么有才能的人。相反,因为父亲早亡,府中只有一个寡母,从小就是备受宠爱。长大后就是一个标准的纨绔子弟,整日里吃喝玩乐,不务正事。
这样一个伯府,没有出息的子孙,一直在吃之前的老本。可以想象,在忠洛郡王让宁远伯府还国债后,府中一定是元气大伤。
而人们往往是同情弱者的,哪怕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也会觉得忠洛郡王不近人情。更何况宁远伯府主事的人老的老,小的小,天然就是弱势群体,更是加分不少。
用宁远侯府来对付忠洛郡王,可见也下了不少功夫。
之前忠洛郡王用荣国府来制造舆论,逼迫这些不还国债的人家。现在宁远伯府的事,就是对方的回应。不同于普通百姓被身边的流言左右,朝中的官员自然是清楚其中的博弈。
户部尚书刘大人最近心情不错,也是因为忠洛郡王肯办实事,不畏强权。大周朝能有这样的继承人,为这个国家奉献一生的刘大人自然是心中满意。
虽然刘大人忠于皇上,不大可能背叛,但明显偏向了忠洛郡王这一边,也为忠洛郡王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这就要说到这位刘大人的身平,从农户家的孩子到从一品的户部尚书,刘大人的一生就是起点男的奋斗史。其中有自身的实力,也有皇上的赏识,才造就了刘大人的成功。
因为皇上的知遇之恩,所以刘大人对皇上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而刘大人为人方正,为国为民,也与自身出身寒门有着重要的关系。
刘大人在天下寒门学子的心中,那就是前进的目标。作为寒门的领袖,刘大人在寒门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所以虽然刘大人不会追随忠洛郡王,但他表现出这样的偏向,也让忠洛郡王收获了不少肯办实事的寒门官员。
所以对于各种风言风语,忠洛郡王其实根本没有在意。相反,还能打消一下康忠亲王和诚忠亲王的戒心,对忠洛郡王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
毕竟寒门中身居高位的,除了典范刘大人是极少,多是中下层的官员,忠洛郡王还不宜现在就与这两大势力对上。
既然史琬明白其中的曲折,自然不会因此而感到不快。相反,因为一切都在计划之中,看到这些人自以为报复了忠洛郡王,其实是被忠洛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