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密协议
这是一间诡异的民宿,凡是到这里住宿的客人在注册入住前必须签署一份保密协议书,如果你看完条例后觉得不妥或不舒服,不想签署这样的协议书,没问题,服务员会为这样的访客准备美味佳肴,然后送你离开。
没有不愉快,只有温和的微笑,了解和包容。
你可能好奇,想在网络世界中搜寻,想多知道有关这家民宿的一些资料。你会很失望,因为凡到过民宿的人,没有人会透露一丁点关于这民宿的消息。百度?谷歌?面书?微博?推特?微信?没有,什么都没有。没有照片,没有文字,没有…凡是入住这民宿的,都已经签署保密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任何人提及这个地方,包括一切在这里发生过的,经历过的,都不得泄露。虽然说协议书有法律约束的能力,但是更加准确的说,凡是在这里经过的人,他们都甘心乐意遵守协议中所列明的一切。绝不勉强,丝毫不为难。
这样的一个地方,没有文字图片宣传,没有住客给予介绍推介,那…到底他们的客户从哪里来?老板是谁?里面工作的又是些什么人?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
2.一路北上
萧筱晴从陈医生的诊疗所出来后,心情一直忐忑不安,思绪紊乱。已经服用精神科药物超过8个月,也听取医生的劝告去见心理辅导师,接受心理治疗,可是丝毫没有进展。到底自己是怎么了?
一年前,筱晴发现自己的情绪起了很大的变化,连身边的人也开始发现她出状况了。筱晴知道拖延只会让情况变得更严重,所以半年前从大学朋友(这朋友在大二那一年精神崩溃,说是精神分裂症,这又是另一个生命的故事,容后交代)哪里得到陈医生的联络,没多大的挣扎之后,筱晴开始了精神科治疗历程。
接受药物治疗的8个月中,筱晴因为药物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经常感到昏昏欲睡,精神萎靡,而需要立刻回到诊所去请求医生换药。医生按照筱晴的描述,酌量调整了药物后,要求筱晴继续服用一段时间,在观察药效和身体的反应。就这样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精神医生,换了几次药。结果陈医生建议筱晴去找心理辅导师,他说:
“虽然作为精神科医生,我个人深信药物对于精神疾病的疗效和帮助,但是有很多的生理状况是心理和情绪导致的。我建议你去找个心理治疗师或心理谘商辅导师之类的,可能心理治疗对你目前的情况会有帮助。”
筱晴透过陈医生的建议,找了一个离家里不远的心理谘商辅导中心,开始治疗她的焦虑症。
又过了大半年,筱晴的焦虑状况依然没有改善,反而开始对抗焦虑药物(anti-anxietydrug)产生依赖,临界于药物滥用的边缘。不晓得是这个心理谘商辅导员的功力有限呢,还是筱晴的情况真的太严重,心理谘商辅导似乎起不了任何作用。精神科药物虽然可以帮助筱晴减缓焦虑的情况,但是却迎来另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药物滥用。
今天复诊,陈医生担心如此下去筱晴不单单要处理焦虑的问题,可能不久的将来还要开始进行“戒毒”。跟筱晴详谈之后,陈医生对筱晴说:
“萧小姐,我一直都很佩服你的勇气,作为一个女生你勇于面对自己的焦虑状况,也不羞于见精神科医生和心理谘商辅导师。不过,我刚才也跟你提过我的担忧,这样下去,对你的健康和个人都会受损。既然每个星期一次的心理谘商辅导对你没有太大的帮助,我这里有个建议,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尝试?”
“哦!这样啊。什么尝试?有帮助吗?”本来已经对自己的病情没有什么指望了,听到陈医生如此说,筱晴的精神为之一振,瞳孔放大,声调提高,带着一丝兴奋的追问。
看着病人似乎重拾希望,言语间好像有点心动了,他接着说,“我也不知道,只是去过的人似乎都得到了帮助。”
“去过?”
“是。去过。是一间民宿。”
筱晴满脸狐疑,睁大眼睛,皱着眉,这下她又好像有点失望了,“什么?民宿?陈医生,您觉得我需要一个假期?我之前也到欧洲探访我堂姐,在哪里住了2个星期,好像没什么帮助。”
“不是度假。我无法跟你多说,因为凡是去过的人都必须签署一份保密协议书,所以没有人知道有关哪里的丁点儿东西。”
“会危险吗?听起来很可怕。”筱晴被陈医生搞糊涂了。
“是,确实令人感到不安。若你信得过我,这民宿与其说是一间工人住宿的民宿,它更像是一个让人心灵洗涤更新的神奇地方。恕我无法给你更多的资讯,若你想试一试,我这就给你联系他们,帮你预约,敲定日期。”
“陈医生,您可以让我回去考虑一下再给你电话吗?”
“好。”
这是一星期前跟陈医生的对话。
显然地,筱晴已经接受陈医生的建议,她现在就在一路北上的旅途中。这样的一个地方,听起来似乎有点诡异,可是自己的情况已经糟透了,前面一片茫然,已经到了尽头似的。冒个险吧!筱晴心理想,反正没有比现在的情况更糟了。自己快要步入三十大关了,事业遇到了瓶颈,恋情没有着落,竟然在这个时候患上焦虑症,如果自己无法好起来,那么这一生就如此画上句号了。这个建议听起来有点让人心里不安,只是陈医生是业内有名的精神科医生,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