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电视剧导演之中,擅长拍摄时代剧的导演还不少,但是真正能将时代细节与作品剧情相结合的导演不多,孔生就算是其中一个。
相较于康熙王朝在剧情跟考据上的不着四六,孔生明显对剧本的逻辑性跟细节的正确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若是让孔生来执导康熙王朝,估计,什么太后自称孝庄,以及科尔沁大草原之类的梗就不会出现了。
不过,虽然关注细节,但是孔生对于演员的意见还是很尊重的。相较于与他一同执导这部电视剧的李学,孔生的性格更加的柔软一些,更能听得进演员的意见,也能跟演员打成一片。
再见1990剧组的拍摄分成了两组,一组由李学负责,拍摄家长之间的互动。而另一组则由孔生负责,拍摄孩子们的剧情。
而现在,这位擅长聆听演员意见,而且乐意跟演员交流的导演,就在跟万年嘀嘀咕咕,不知在商量什么。
“你说,要把这段剧情给删掉?”孔生手中翻着剧本,一边阅读一边问道。
“嗯。”
万年同样翻到了剧本的某一页,点点头。
孔生道,“郑焕在看到德善跟崔泽在一起之后,就意识到了自己在感情上的问题,之后在聚餐上把自己准备已久的礼物交给了女孩,并且用开玩笑的口气说出了告白。”
“怎么?你觉得有问题?”
“郑焕的感情线在迟到的那一刻已经结束了,雨中的独白,错过的时机,还有对感情的刨析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悔恨,这些已经足够了。”
万年抬起头来,“独白已经交代了他爱情的结果,我觉得,后面借着送礼物的表白完全就是画蛇添足。”
“你不是也参与编剧工作了吗?现在的想法变了?”
“当时想,这个设计能让郑焕更好受一点,能让他把藏了那么多年的一句话说出来。”
万年抬了抬头,看了看仓库里被灯光师造出来的虚假阳光,“但是现在我觉得不太对,跟角色的性格不太搭调。”
“当初郑焕在知道崔泽也喜欢德善的时候,他就能为了保全友谊而放弃自己的爱情。现在人家都成了一对儿了,他怎么可能会冒着破坏几人关系的风险,去说出那些话?”
他要是胆子这么大,当年早就表白了,哪里还需要等到几年之后呢?
郑焕应该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角色,爱得那么深沉,瞒了所有人,在心里翻江倒海那么多年,一旦阿泽成功表白,他说放手就放手了。
“我考虑考虑吧,这段戏得下个月才拍,这段时间再想想,万一有别的想法呢。”
孔生笑呵呵的放下了手里的剧本,八字胡扭成了一个可笑的弧度。不知怎么的,看上去还有点萌。
孔生是拍纪录片出身,最开始的时候是历史传记片《孔子》的摄影师,后来还拍过《未被审判》这样题材敏感的纪录片。
因为是拍摄纪录片出身,所以他的镜头具备更高的客观性,镜头里有自己的主观设计,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展示画面主体的细节。
客观性是电视人,尤其是自认为搞艺术的影视圈里的人相当缺少的一个品质。
第五代导演擅长拍摄农村的喜悲,他们的视角尽是关注一些畸形且异常的爱情,并未关注当前发展中城市人们的生活跟思想。
后来的第六代就走的更偏了,如果说,第五代关注的是农村的畸形爱恋,那第六代关注的就是自己封闭视角与审美之下的国家与城市。
他们太过冷酷,也太过自我,凭着自己的喜好与审美在阳光之下生生的找出了一片细小的阴影,加以尖锐化的拍摄跟处理之后,便宣称这些东西才是城市,才是国家的真实。
太过偏颇,你不能拿着摄影机去对准一个劳动者伤痕累累的指尖拍摄,而忽视他健康红润的脸,挺拔结实的身体,之后再宣称这才是真实,什么健康跟挺拔都是虚幻。
视角的偏颇与审美的极端是国内影视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就拿青春片来举例,再见1990跟国内的一些青春片相比,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并未把平凡跟所谓的青春对立起来。
没有把狗血剧情、奇葩三观等引人注意跟吐槽的低级审美跟青春这个本该是大路货的词汇联系再一起,而是将青涩的青春与每个人联系在一起,让他变得平凡,变得无处不在。
德善失败的爱是青春,郑焕跟老爸逗乐是青春,善宇暗恋姐姐是青春,东龙,嗯,东龙在自习室睡觉是青春,崔泽怀念妈妈也是青春。
平凡并不等于无趣,生活也不仅仅是狗血。
剧组的摄影工作由孔生全程指导,大概摄影出身的导演都是这个路子,所有的作品里,他的摄影风格跟审美风格就是作品的风格。
孔导的镜头要么写实,要么偏暗,根据景色和剧集调整。对演员来说,颜底子好,特别漂亮的,有的能被正常的拍出来,比如闯关东的朱亚闻,靳冬。有的会比平时差一点,比如生死线的四道风,原来是多青葱的帅哥啊,整粗糙了。当然,这是根据剧情需要。至于本来就一般的,孔导一定会拍的很一般很一般,比如生死线跟北平无战事里的廖潜龙,书生气倒是有,就是不好看······
而为了能拍好再见1990,孔生还特意跟剧组的其他人商量了一下,尽量把拍摄时的灯光变得明亮了一些,突出演员脸部的棱角,但又不像唐仁的打光似的,突出一个柔光,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