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哲一回国复命,便溜得不见人影,熊旅处理政事的能力远胜于他,他打算干脆就扮作巫臣一段时间,谁知晚上从外面溜达回来,还未入府,就被孟优堵在门口,“主人请大王立即入宫。”
“我觉得阿旅就这样处理政事挺好的,我就暂时不回了吧,孟壮士?”吴哲双手抱拳道。
谁知孟优却根本不理会吴哲的话,一副你不回宫我就不走的气势,吴哲只得老实回宫,再次与熊旅调换身份,做回楚王。
是夜,去往蔡国和郑国求援的使者返回,接到回禀的同时,楚王再次召集群臣,通报最新近况,并商议对策。
好消息是,巴国和秦国与楚结盟,承诺会与楚共同出兵伐庸。
坏消息是,上述两国还需一些时日集结军队。
这样的结果还是让楚国君臣稍稍松了口气。
但去往郑蔡二国使者带回来的消息,却让楚国大臣感慨唏嘘和愤怒不已。
感慨唏嘘是对于蔡国,让人气愤不已是对于郑国。
出使郑国的人是大夫苏从,从性格而言苏从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此时却是愤懑于色,由于过于激愤,他的脸色胀得通红,会见郑君的情景依然清晰在目:
“我拒绝。”
苏从刚开口说希望郑国出兵相助,便遭到郑国国君郑兰地断然拒绝。
“啊?”苏从过于吃惊,脑子有些转不过来。
郑兰又快速说道,“你吃的哪门子惊啊!啊?现在楚国既遇大灾,又逢强敌,灭国只在旦夕,没有利益的事,我干嘛要去趟浑水。”举止粗鲁,言语无礼,毫无一国国君之风。
见苏从还在发呆,郑兰更加不耐烦道:“听清楚了吗?听清楚了就赶紧收拾东西给我滚!白痴!”
“但我们是早已订立盟约,是盟……”
苏从不肯放弃,纹丝不动站于原地,还想继续劝,谁料这次还没说完便被无礼打断。
郑兰吼了起来:“盟个屁,你再啰里啰唆我就砍了你!”
郑兰冲到苏从面前,大声嚷嚷道:“我已经跟晋国结盟,怎么还会去帮助晋国的仇敌,快回去告诉你们的笨蛋国君,我跟他的盟约到此为止。”
“无耻至极!”潘党猛得大吼,把周围人下了一跳。
“大王,臣请求率军讨伐郑国的背叛,臣誓要把郑国国君擒回郢都,让他向您请罪。”潘党请命道。
“潘将军切勿心急,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讨伐庸国及其附庸蛮夷,此时不宜再树立敌人。”说着,伍举上前拉起潘党,后者闻言默然,却仍是忿忿不平。
“让人最为意外的是蔡国,作为晋国的盟国,竟然支援了我们一万担粮食,实在难得。蔡君还让臣向国君传达,当年受先君之恩,无以为报,蔡国国小民寡,国力有限,只能支援这些,望国君见谅。”伍举正是出使蔡国的人,感慨良多地说道。
“蔡君乃真君子。”蒍贾由衷夸赞。
接着,令尹斗越椒向吴哲细细陈述战备情况:“除却守卫地方的县卒,倾全国之力,我们能动员的总兵力能达到八万,兵车八百乘,但由于时间紧迫,目前还只有三万人完成集结。”
“人数有点少啊,庸国有多少人?”吴哲微微吃惊。
“据情报看,庸国有三军,约三万人,但近些年庸国一直在扩充军队,加上麇、鯈、鱼三族的盟军,相信人数能达到五万之众。”蒍贾回禀。
“目前庸国巫阳已率两万庸军与早已驻在选地夷人盟军会合,随时有南下之势,而我国却还未完成军事集结,秦巴两国的援军又未至,这当如何是好?”伍参老大夫忧心道。
“大王,臣认为,可将先集结完成的三万军队作为先锋,抵御牵制巫阳的四万庸国联军,为我大军集结准备时间,待我大军完成集结,无需纠缠巫阳一部,穿插庸境,直接与秦巴两军于方城会合,围攻庸都,毕其功于一役。”蒍贾早就想到楚军可能来不及集结,因此提出这个计策。
“这个方法可行,但要牵制住四万庸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伍参道。
闻言,潘党精神一振,急忙出列道:“大王,臣愿率军出战。”
“哦,潘党啊……”吴哲刚想同意潘党所请,又有一大夫出列,恳请道:“臣请出战,请大王允许。”
吴哲一看,原来是庐辑梨请战,不待他说话,庐辑梨又说道:“臣为庐地县公,对庸国事物更为熟悉,臣愿为大王分忧,出战庸国,望大王准许!”
见吴哲面露犹疑,庐辑梨跪地请命道:“臣愿立军令状。”
庐辑梨之所以这么坚持要领兵出征,是因为自己没有军功,仅仅因为救过国君,就被赐予了过高的爵位,朝中早就有闲言碎语,而他又是心高气傲之人,便决心要用战胜庸军来证明自己。
吴哲愕然,不好拒绝,回道:“也不用那么严重,既然庐大夫说到这个份上了,就由你率军出战吧。”
三日后楚国举行誓师大会。
岂知第二日,郢都却迎来了两位不速之客,山戎族和百璞首领亲自前来,请求与楚王见面。
“哼,他们还敢到郢都来,他们不是扬言要进攻郢都,平分楚国吗?干脆把他们全砍了得了。”潘党气呼呼地道。
侍从前来禀报时,吴哲正与蒍贾、潘党、屈巫等人视察军营,三万大军驻扎于郢都东西两门,将于明日誓师后直接开往战场。
“不可,若真如潘将军所言而为,只是迫使他们完全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