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始于宋,巅峰于明。
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字不识几个,却靠着自己的坚忍和胆识,在元末混乱之时,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王朝。
元朝之所以短短六十多年便没落,在于元朝的统治者一直将自己当做客人,对于本土数量庞大的汉人视而不见,因此对于文化艺术之类的教化更是大加忽略。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一个国家的魂。
成吉思汗的子弟们来到了华夏这块繁荣多样的土地,将自己的根和魂都丢掉了,又没有新的根和魂。
经历过风云多变的元末时期,朱元璋自然明白这一点,因此,不管是自己当朝之时,还是对于子弟的教训,都将这一点融入到了日常学习之中。
至于选择铸就怎样的根?怎样的魂?朱元璋及其继任者们都选择了理学。
相比于其它学术,理学是庞杂而简单,更适合于推广,让大众进行学习。开朝的四书五经及相关的科举八股,就是朱元璋这位大明皇帝想要铸就大明的魂。
老老实实听话,尊卑长幼,天地伦常,三从四德等等便是这大明百姓被动接受的“魂”。
从魏麒麟一进来,张鸿渐便发自内心的反感。倒不是临时之因,而是自魏麒麟闻名在外,特别是开办了麒麟会场后,张鸿渐听说之后,就发自内心的厌恶。当然,这种厌恶还和另外一个人有关,那便是放荡不羁的陈莲生。
和陈莲生相反,张鸿渐是一个自认为老老实实做学问的文人,不去想太多跟书本无关的东西,不去做跟伦常相悖的事情。
可是自从魏麒麟一进来,先是态度嚣张,对小世子不敬,岂不是在蔑视伦常,不顾尊卑吗?
况且魏麒麟本就是个阉党之后,仍不自知,这才使得张鸿渐出言讽刺。
魏麒麟看了看张鸿渐,又看向了小王爷:“不知,这货是谁呀?”
小王爷差点没被一口口水噎死,张鸿渐更是气得想跳脚大骂,其他人则是纷纷小声的议论开来。
小王爷连忙介绍道:“魏兄,你可别瞎说,这可是天下间鼎鼎有名的鸿儒张鸿渐鸿渐先生。”
魏麒麟一听这名字,马上反应了过来,自己倒是听陈莲生说起过张鸿渐,要说这张鸿渐也有点水平,至少在理学领域可称大师。
“哦,原来你就是张鸿渐啊!幸会幸会,原来是‘很贱’先生。”魏麒麟略带嬉笑的神情,张鸿渐腾的一下子站了起来。
“后生可鄙!不知长幼,不知尊卑,汝父母是如何教你的?”张鸿渐袖子一挥,双手背在了身后。
听得此话,魏麒麟眼睛中闪过一丝红光,并没有摆出生气的样子,自顾自的坐在了小王爷搬来的椅子上。
“鸿渐先生,咱们有话说话,你没事儿站起来干嘛?还有,你要是再说到我父母,今天我要是不弄死你,我就不是魏忠贤的侄孙!”魏麒麟自顾自的拿起了筷子,在桌上寻摸了一阵,夹起了一块五花肉,在嘴中大口嚼着,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
桌上的其他几位大人则是一阵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办。
张鸿渐差点没被魏麒麟的话给气死!
自己身为理学鸿儒,魏麒麟在自己看来不过是一个粗鄙小儿罢了,竟然大言不惭的坐在了福王的身边,不过自己站着,这的确是有失身份,于是张鸿渐哼了一声,又重新的坐回到了位子上。
赵南星悠悠的说道:“鸿渐先生,你可别小瞧了魏麒麟哟。他可是曾经以一人之力,力战国子监和太学的学子,就连当初的检校温体仁也被他打败了呢!”赵南星说着,看向了张鸿渐。
“哼,不过是仗着权势投机取巧罢了。就凭他现在这副模样,又如何能够战胜温检校呢?”张鸿渐面露不善,轻蔑的看着魏麒麟。
小王爷眼睛一转,于是轻笑道:“父王,我看要不这样,魏兄乃是京城有名的才子,鸿渐先生则是名扬天下的鸿儒。今天我加封世子,算是人生一大快事,倒是希望二位能分别为我赋诗一首,如何?”
福王点了点头:“我看行。”
有了福王的首肯,刑部尚书、户部尚书等人也纷纷点头赞同,这倒是一时让颇为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一些。
“写诗?”魏麒麟抬起头看向了张鸿渐,“他能行吗?”
张鸿渐冷静了下来,不再被魏麒麟激怒,看向了赵南星。
“哈哈!这事儿可就真巧了。”赵南星一缕胡须,“今天鸿渐先生可是为世子带来了大礼,而这大礼正是鸿渐先生为世子亲笔所提的诗。鸿渐先生,倒是可以让你的大礼提前露面了。”
众人一听,纷纷惊讶,小王爷也是欣喜异常。
大家都知道,张鸿渐惜字如金,近年来所作的诗词更少,但却是篇篇经典,若是涉及到时下之人,往往还会名扬天下。
谁也没有想到,张鸿渐竟然亲自为小王爷写了一首诗,实在是了得啊!
张鸿渐站了起来,朝着父王和小王爷拱手道:“此首诗乃是我耗费一个月的精力,考察了小王爷平日之所为,凝聚小王爷精气神于其中所做出来的。”
周围人又是一阵倒吸凉气,一首诗居然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必然是惊天地泣鬼神啊!
赵南星更是笑着说道:“福王殿下,世子,可能你们有所不知。近日吏部准备推贤,其中就包括推选鸿渐先生担任国子监司业,还请福王在朝中多多帮衬啊!”
正吃着菜的魏麒麟,眼睛中闪过一丝厉芒,难怪说张鸿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