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现在面临这种情况的也不止八方车辆厂,南车和北车集团下的工厂,情况应该相差不大。
在这个大前提下,方总工出来牵个头,要促成这事应该就不会太难。
宋以风问方总工:“部里明年招标还是老时间吗?”
方总工点头:“时间差不多,所以我们才要抓紧时间,这一次招标,我希望我们能占据最重要的份额。”
散会后,施梦瑜的眼里若有所思,岑永初问她:“在想什么?”
施梦瑜回答:“我在想,当初日本人是怎么突破这个瓶颈的。”
岑永初看向她:“这事我听过一些,当初我正在日本,听说当时山崎那边动用了不少的科研力量,虽然不能说是举全国之力,当时却也几乎将日本动车这一块的专业人员全部动用了。”
施梦瑜笑了起来:“难怪你会动这样的心思,原来是有日本的经验做参考。”
“倒也不全因为这个。”岑永初的心里有些感触:“而是我觉得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深挖技术,怕是需要旁观者给我们一些建议,当然,这些旁观者需要有着高深的技术知识,思来想去,觉得科技部最合适。”
施梦瑜的嘴角抽了抽:“你思虑的还挺周全的,只是这事能不能实现却不好说。”
“一定能成。”岑永初十分笃定的说:“自从动车应用之后,铁路加速,全国人民都受益,在这个大前提下,方总工容易说服部里,而部里又容易说服科技部领导。”
“他们说科技兴国,我们八方哪里能拒绝高科技的魅力?既然部里能提出那样的招标要求,那么他总归得帮帮我们。”
施梦瑜笑了起来:“听你这么一分析,这事好像还真能成!”
岑永初的眉梢微挑:“你就等着吧,这事一准能成!”
事实证明,岑永初的推论是正确的,那天散会之后,方总工就去找部里的领导商量这件事情,果然,领导们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思路。
做为部里的领导,他们比谁都更想早点用上我国自主研发的高品质动车。
部里的领导有了这个意识之后,立即积极和科技部接洽,科技部也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几番碰头,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很快,部里就出台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与科技部达成共识,一起研制新一代时速三百五十公里的高速动车,部里称之为高铁,同时也取了个名字,叫做和谐号。
这一个计划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创建完全自主的属于中国自有的高铁,从技术、装备、产业化能力和运行服务能力集体改进和提高,标志着我国的高速列车进入真正的自主创新阶段。
这个消息传到八方车辆厂的时候,整个厂区都沸腾了,虽然这事最初是由他们提出来的,但是部里的决心比他们预期的要大得多,这对他们而言,是绝对的大喜事。
为这事,方总工召集整个研发部开会:“部里的通知已经下来了,这一次说是部里和科技部一起合作,但是在技术层面上,是由我们八方车辆厂和科技部合作。”
“他们将会从中科院力学所、中科院软件所、铁科院等十一家研究所抽调专业的高科技人才配合我们的研发工作。”
“这一次的研发工作和我们之前的研发工作会有所不同,之前我们的研发工作都是在现有的技术层面进行深挖,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
“这一次却是按部里要求的参数来设计,比如说部里定下来的时速,现在已明确要求正常运行时速为三百五十公里,最高运行时速需要达到三百八十公里。”
“由这样的速度,一层层反推到各子系统以及零部件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然后再来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这对我们整个部门都是一个全新的考验,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淬练。”
“我希望在一次的合作中,我们的工程师们都能脱胎换骨,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机车工程师!”
他的这番话,在众工程师们的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这一次的合作比他们最初预期的还要深广,却也竟味着更深一层的挑战,难度更大。
在此之前,他们需要将现有的资料全部都梳理一遍,这样才能将科技部的理论和他们的实际经验完美结合在一起。
散会之后,岑永初单独去找了方总工,他进去呆了一个多小时才出来。
宋以风看到后便问他:“有新的想法?”
岑永初回答:“算不上是新想法,只是想问一下具体细节的操作的方式,刚跟方总工沟通之后才发现,部里这一次给予我们的支持力量超过了我的预期。”
“这是好事。”宋以风笑着说:“为什么你看起来却是一副担忧的样子?”
岑永初摇头:“我没有为这些事情担忧,我刚才只是在想用这样反推的方式来生产制造的时候,会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零部件应该有很多都不是我们自己能生产的,如果外购的话,如何保证品质。”
宋以风的眸光深了些:“你考虑的还真是长远。”
岑永初笑着说:“小鱼儿总跟我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原本我们打算今年要个孩子,她在听到这事之后决定把要孩子的事情延后。”
“我就想着我们得赶紧把这件事情搞定,要不然会耽误我做爸爸。”
宋以风:“……”
岑永初和施梦瑜这两人这些年来的行为在他看来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天天换着法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