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慵懒的红叶,午后的阳光倾泻在一张堆满军事典籍和期刊的书桌上。散落的废纸团告诉人们一种焦躁不安的心绪,但很规矩摆放在桌子一角的军帽似乎又在透露着相反的信息。
1993年秋,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舰艇指挥专业教研室。
“报告!”
“进来!”
“龙副主任,院长让你马上到他办公室!”
“知道了,马上去。”
龙镇海,29岁,大连舰艇学院舰艇指挥系副主任,中校军衔,曾是中国海军最年轻的见习舰长,军内少壮派军官的代表。教研室,似乎不应该是他应该呆的地方。
龙镇海出生于海军世家。曾祖龙显仁是清末武举出身,曾任职于清末福州水师。清光绪十年,1884年,法军舰艇在福建马尾发动突然袭击,全歼福州水师。龙显仁在此战中腿部、胸部负伤,战后复员返乡。在老家浙江余杭,开设新式学堂,广纳寒门学子。试图以个人绵薄之力,启蒙西学,救民族于危亡。就这样度过了十年采菊东篱下的乡间生活,1894年,北洋水师战败,大清国最后的希望就在一个下午灰飞烟灭。消息传到余杭,龙显仁正拖着病躯给学生上课,突然直挺挺倒在讲台上。当晚呕血数升而死。弥留之际,龙显仁留下遗言:
“我龙氏子孙,不论男女,不得从文,必投身行伍以报国家!”
就这样,龙镇海的祖父先是加入北洋军阀,后投身冯玉祥,官至旅长。其父龙邦佐,早年被送至黄埔军校,为第七期学员。后加入共产党。因文化层次较高,抗日战争后被送至苏联学习,解放战争即将结束时回国。1949年4月23日,龙邦佐在江苏南通,参加了海军成立仪式,成为最早的新中国海军军官之一。后来官至南海舰队湛江基地司令。
受家庭的影响,龙镇海从一出生就注定是干海军的。
龙镇海一米八五的个头,非常健硕。面目清秀,又不失刚毅。浓眉大眼,头发又短又直,有点怒发冲冠的意思。由于常年在舰上服役,皮肤有一种古铜般的颜色。军人的气质和帅气的脸庞非常完美的结合在龙镇海的身上。
龙镇海很小的时候就在家里摆弄父亲带回来的舰艇模型,他还有机会读父亲收藏的关于海洋地理、海军建设、舰艇知识的书,最有名的如马汉的《海权论》,顺带的收获就是学会了俄语和英语。龙镇海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也都参加了海军。但他爸最喜欢这个又聪明又可爱的幺儿,所以给他取名镇海。时常带他到军港看看军舰,有时遇上一些不太重要的任务,比如给守岛部队送补给什么的,甚至会带上小镇海一起出海。
龙邦佐希望小镇海能多点男子汉的气概,多干干收缆绳,扛炮弹,刷漆这样的粗活,又能锻炼身体,又有军人的格调。只是龙镇海恰恰对军舰上那些不停转动的雷达天线特别感兴趣,经常盯着雷达屏幕一动不动。他还曾经把家里唯一的收音机拆了,原因居然只是想找到里面那个会说话的阿姨。以至于龙邦佐经常发出子不类父的感叹。
龙镇海与电子工程大学通讯专业毕业后,就加入海军,先在东海舰队,后在北海舰队驱10支队。历任驱逐舰雷达长,观通长,副舰长。年仅26岁,就成为见习舰长,开始舰长全训考核。
26岁!见习舰长!稍微了解海军的人,根本不可能把这两个名词划等号。
若不是中间发生的一件事,龙镇海根本不可能被一纸调令发配到大连舰艇学院。
那件事,龙镇海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那是1991年6月的一天,北海舰队109舰,龙镇海正以见习舰长的身份指挥,接受舰队的全训舰长考核。当天的考核科目是近岸巡逻和对空防御。配合考核的海航战斗机已经起飞。
“对空防御部署!”龙镇海发出命令。
109舰立刻开始机动,舰尾的浪花走出一条明显的“s”型。同时全舰的对空警戒雷达和防空火炮也开始机警的盯着远方的天空。一切都很正常。
109舰是当时海军以防空为重点改造对象的试验舰,和105舰一起,加装了全海军仅有的两套海响尾蛇近程导弹防御系统,雷达和副炮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虽然这些装备和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多国部队海军相比,基本上属于可以扔到库房封存的档次,但是在当时的中国海军,已经属于豪华配置了。能拿109舰进行防空演练,可不是每个见习舰长都能享受的待遇。
突然,通信班报告:“基地命令我舰立刻前往7号海域!”
7号海域位于旅顺西南约140公里,是我国的传统渔区,也是北海舰队的日常巡逻范围。虽然离中国很近,平常人都会认为天经地义的是中国海军的地盘,但实际上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经常派军舰到这里炫耀一下武力,甚至有时候当时的南朝鲜也会来凑下热闹。
为什么?
首先,那是公海。根据国际法,各国军舰都有权通过。
其次,在那个时候,中国海军的实力,基本上可以用寒酸两个字来形容。
海军最大的主力舰,051型驱逐舰,也就是龙镇海指挥的109舰这一型号,西方叫旅大级,排水量只有3500吨,其设计原型是前苏联60年代的科林斯级,刚服役就落后。就是这样一型舰,当时在海军也是个宝贝。可同期美国最小的佩里级护卫舰,也有4500吨,阿利伯克级驱逐舰,8000吨,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