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能进入洛阳,占住脚跟,和李儒脱不了关系,说有一半是他功劳,也不过分。
若是董卓对他完全听从,不和吕布抢貂蝉,或许也不会阴沟翻船。
而董卓死后,吕布、王允大肆捕杀西凉军重要之人,而以李儒之才,不会事先没有反应,毫无抵抗,就束手被擒。
曹操思考一会说道:“你是说,张绣不知怎么,救了李儒,然后听从他的意见,领兵驻守宛城?”
荀攸点头道:“有这个可能,不然张绣不会如此坚定的一口要驻守宛城。”
曹操说道:“若是如此,那还真不能答应张绣,李儒此人,不可小瞧。”
荀攸说道:“可我军只有一万,只怕李儒也是猜出,才会让张绣一口咬定,主公没得的选择。”
曹操略作思索说道:“那这个李儒,可以招降吗?”
荀攸思考一会,点头说道:“成功几率,还是很大,从他让张绣投降,就可以看出。”
曹操说道:“既然如此,可以答应,张绣若失去人辅佐,也就无多少威胁。”
两人三言两语,就猜出事情经过,也定下来了计划,荀攸休息一日,又急匆匆赶回宛城。
张绣得知荀攸又赶回来,心中当时一喜,他可在荀攸走后,又问了那人,也得到了指点。
两人再次碰面,气氛也比上次好上一些,互相一番客套说辞,就各自落位。
荀攸坐定,缓缓说道:“将军的要求,曹公已经答应,大概一天后,就会到来,将军是否需要准备一下。”
张绣微笑道:“这个自然,荀大人放心,本将已准备妥当,就等曹公到来。”
一城投降交接,在第二次会晤下,意外顺利的达成,让荀攸也是始料未及,同时也更加坚信,张绣背后有人指点。
荀攸漫不经心的问道:“攸听说西凉军的精髓,都被张将军收入麾下,不知是否有此事?”
张绣摇头道:“那有,本将是西凉军最弱的,不然也不会当年退出长安。”
见张绣答话,荀攸知道机会来了,赶紧近一步下套。“将军谦虚了,郭、李被灭,将军独存,难道还不足以证明?”
被荀攸一捧,张绣也是飘飘然,随口说道:“哪里、哪里,先生夸奖了,本将只不过知时事,懂得保存而已。”
荀攸说道:“将军真是聪明之人,从行事风格来看,真是难得的大才。”
听闻此话,张绣想也不想说道:“那有,这一切,不过是李……”
话说到一半,张绣突然醒悟过来,可为时已经晚了。
荀攸见套出话,赶紧接着问道:“将军为何说一半,是不是李儒为你献策?”
他怎么知道?
不可能?
李儒住处,自己都是秘密安排的,每次前去,都事先变装,根本不会有人知道。
难道他一直都知道,李儒为自己出谋划策,那么为何曹操还要答应,这一切是他们的阴谋吗?
见张绣一脸难看,荀攸知道,自己猜对了,于是继续进一步精神逼压。“将军放心,既然已经投降,那么你我,就是共侍一主,有什么话,不可以说。”
是啊?
既然已经选择投降,曹操也答应了自己要求,那又有什么不可以说的。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张绣还是决定先问一下。“不知曹公来了,这宛城由谁驻守?”
听闻此话,荀攸知道,张绣是想给自己留条最稳妥的后路,避免曹操反悔。
为了安张绣之心,荀攸说道:“将军放心,这宛城曹公不会率兵进入,还是由将军驻守。”
得到肯定回复,张绣点头道:“好吧,事已至此,本将就如实到来吧。”
原来李儒,在得知刘协要退位给董卓,就感觉到不对,一直劝说,可惜没被采纳。
在董卓进宫后,李儒并没有跟随,而是寻了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死士,当了替死鬼,自己隐藏了起来。
逃过一劫,李儒对仕途已经绝望,从西凉到洛阳,他可是对董卓费尽了心神,可惜最后,却变的如此下场。
不管对错是否在李儒身上,但他做为董卓第一谋士,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李儒心慌意乱,偷偷摸摸的逃出了长安,想找一个地方隐居度过残生。
那想确被人告发,被捕送往长安,刚好此时贾诩劝西凉军诸将反击,张绣做为领军先锋,机缘巧合下救了他。
就这样,李儒就在张绣麾下隐藏了起来,并在郭、李占据长安,劝张绣先行离去,避免在这遭了毒手。
张绣是一个能听谏言之人,根何况还是一个智者之言,于是就劝叔父率军离去。
来到宛城没过多久,张绣叔父去世,张绣成功继位,曾也想李儒出仕,可李儒一直拒绝,于是断了念想,只有在大事不决时,才会前去问计。
按照张绣所说,一切都已拔开云雾,荀攸心中也有了打算。
待张绣语毕,荀攸说道:“不知将军可否引见,让攸前去会会他。”
这个要求,让张绣一阵为难,若李儒答应荀攸的要求,出仕了曹操,那么他今后有问题,就无人可问了。
见张绣不答话,荀攸说道:“不知将军是否真心真意投降?”
“嗯?”张绣一脸不悦说道:“本将自然一心投降,先生为何会有此问,难道是想反悔?”
荀攸微笑道:“将军多虑了,既然真心投降,为何不敢引荐,若是担心以后麾下无人帮忙出策,曹公可以派于一人,将军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