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虚极也守静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茫茫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锦书道德论
“这第十六章道篇,我认为断句可如下。”
“至虚极也,守静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茫茫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
“这章的现今之白话文表述应该是这样的。”
“至虚是一种极端的状态,静守不动是表象。实际上,万物在我身旁的种种动作,都在我看到后记住,并在头脑中不断重复演绎,为我所揣摩研究,这才是我在至虚状态下的真实情况。
数不清的物种,都会死亡并返归于其出生的地方。这种叶落返根的现象可以让人觉悟,并达到某种宁静的心态。
宁静的心态是因为生命的重复循环。生命循环是一种常态,当理解了循环这种的常态,也就明白了自己的命运。
如果不了解这些常识,茫然迷糊地生存着,这是一种不幸。
了解了生命循环的常识,就能够包容万物,包容则学到了公正、公平。待万物以公,则万事公,待众生皆平等,这是王一般的存在。众生之王来自于天,天来自于道,道起源于远古,虽然没有身体但却一直存在不会消亡。”
秦无敌默默看着秦深把译文写完。
“循环是道,大道。所以这对于本篇,我准备与你们好好地进行探讨探讨。刚好,今天陈闲那老家伙也有空过来,我们到时就一起共同探讨研究。
估计陈闲这会也快来了。我们一起去草堂坐下等他吧。”
秦深收拾好台面,跟着师父后面来到旁边草堂处。
草堂这边,陈晓晓与琼尼已经非常懂事地重新拾掇了一下,并让黄皮一起又搬运来了两个凳子。
秦无敌将烧好的咖啡放在一边,从身上掏出一个小筒递给陈晓晓,“给陈老头冲泡上吧,省得他说我不懂待客之道。”
“若是真诚以待,你就该亲自动手帮我泡上一壶好茶才对。”还没等陈晓晓伸手接过小筒,陈闲就乘着一阵微风而飞至。
对于陈闲探手抢过小筒,秦无敌并没有阻拦的意思。陈闲轻轻飘落入座,小筒也就变到了陈闲的手上。
“太久没喝过,我快忘记这茶该怎样冲泡了。”秦无敌感慨到。
陈闲脸上的神色也带上了些许哀愁,“这半罐茶叶你还留着啊,我也太久没有品尝过这故乡鸿叶的幽香了。”
没有再多说什么,陈闲探手直接在台桌旁边种下了一粒种子。众人看着整个茶台飞快成型,秦无敌则又探手弄来了一整套茶具。
陈闲也不多说,咂着嘴接过,然后就开始熟练摆弄起来。
待将水壶置于火上后,陈闲瞄了一眼秦无敌说道:“我那边也还一大堆事情呢。要论道就现在开始吧,老规矩?”
“好。老规矩。我先抛砖。”
秦无敌没有多余的客套,直接进入了正题:“这第十六篇的开篇主题是循环之道,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是谓复命。
而李师却是在文中只字不提循环二字,为何?因为循而环之,不尽相同也。
李师认为,万物都会经历诞生至死亡这个过程。你在这个世间诞生,然后你也是会从这世上死去。
在你死亡之后又会经历分解以及重组,变成新的生命,继续存在,这就是命运的轮回。
万物生生不息,循而环之,却非闭合之环动也。
我理解这生命的循环大致就是这样。对此,你陈闲更有发言权,你来说说吧。”
陈闲瞅了眼水壶,壶中之泉水尚未烧开。
“大老远赶过来,还不让人先喝口水。”陈闲苦着脸嘟嚷,发了一句牢骚。
“《锦书道德论》你讲到第十六篇了?若要我说,我觉得应该撇开道德论中的内容,先给他们普及其他的相关知识,方是更好些的教学方式。就论你刚才说的循环吧。
要说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循环,就是这清澈透明的水了。
水受热升华为云,云随风而动,遇冷凝结成雨雪又复返落下。水落下后聚为湖泊,动为江河,汇而成海。然后又复有云雾之化,这就是双子星内的水之循环。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吾等品茶,实际也是饮水。
茶水从口而喝入,然后再排出体外。这也是一种循环模式,这是在我们的体内外构成了一个水循环模式。
这两种水循环模式是有区别的。第一种天地间的水循环是在星球表面形成的完整循环链。第二种体内外的水循环一半是在体内发生,另一半则发生在体外。对此,我们可以将发生在体内的循环称之为不完全循环链。
作为灵族的分支,无论是木族,还是人族,都离不开水。了解研究透彻了这水循环之道,你就能知道自己是如何活在这个世上的。”
随着陈闲的慢慢话语,壶中的清冽山泉终于烧至开滚翻腾。陈闲拎起水壶,熟练地把茶具都烫洗一遍。又仔细从小筒选出一点儿茶块,珍而重之地放在大茶杯中泡洗至松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