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互联网并没有非常知名的正版音乐网站,和um
而mp3格式却被欧美网友自发的贴上了盗版音乐的标签。
欧美国家也并非人人都愿意支持正版,尤其是在盗版遍地、触手可及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不愿意花钱去买正版。
但“盗版是错的,用盗版是不对的”这样的理念却是大家的共识,不会有人大声嚷嚷:“我用盗版我自豪,用正版的是****!”。
欧美国家版权保护意识很浓厚,此前互联网上唯一流行的mp3格式不支持证书加密,版权保护无从谈起。
ump格式被大众所获知时,就天然的站在了正义的一方被大众支持。
尤其是一些偶像歌星的粉丝,非常狂热,以购买自己偶像的正版商品为荣。
欧美大众愿意支持正版的比例也相当高,作为唯一一家广为人知的正版音乐网站,开站的第一天,一度造成网络拥挤,网站数次瘫痪,无法登陆。
与网站同时发布的还有u音乐播放器作为现在唯一支持u网站上免费提供下载。
u音乐播放器是一款免费软件,在大量软件分享网站上提供了分流下载,但直接在网站下载的人群还是非常多。
最后网站被迫暂时关闭了直接下载,呼吁大家使用分流网站和p2p软件下载,才算缓解了网站的网络拥挤状况。
网站是正版音乐销售网,通过u音乐播放器支持网络音乐电台、包月在线听歌和直接购买歌曲三种模式。
网络音乐电台是免费收听的,开通了十几个不同音乐风格的频道,但只能被动收听,主动点歌是要收钱的。
注册账号以后,每个月缴纳10美元,可以通过u音乐网所有歌曲,但不能下载存储。
通过账号直接购买歌曲,下载存储在电脑和up的离线播放器上,但最多只能绑定5台离线设备,超过5台需要在线取消绑定才能更换绑定的离线设备。
网站开站第一天,注册用户就超过50万人。
第一天这些用户都拥有难以想象的热情,平均每个用户购买下载歌曲超过两首,还有大量点播和包月的用户,给网站带来了超过三百万美元的收入。
火热的注册和消费情况立刻引来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商的目光,第二天开始就有风投挥舞着支票本想给注资。
这些风险投资商对成立才刚刚一天的,给出的估值就超过了1亿美元,但都给保护伞电脑以还没有独立出来成立公司为由拒绝了。
保护伞电脑的拒绝挡不住资本的热情,在成立的第五天,亚马逊正式对保护伞电脑提出整体收购和相关ump播放器及专利权,给出的报价高达9亿美元!
在惊掉一地眼镜的同时,亚马逊欲用9亿美元收购一个才刚刚成立5天的网站立刻成为互联网热门新闻。
然后马上有专业人士给出了专业分析:由于之前mp3格式对网络音乐播放市场统治十分牢固,在1998年9月之前也一直免费让大家使用,没有提出过专利权要求,所以网络上对发展其他音乐格式的动力并不大,一直没有出现过什么竞争对手。
1p3软件开发者发去了一封信声明“发布或者销售编码器或者jiě_mǎ_qì”需要授权,要求缴纳专利授权费。
这时候网络上开始对新格式有了需求,但还是处于萌芽阶段。
mp3格式的权利方并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在版权保护方面遭到ump格式这么强有力的挑战!
虽然弗劳恩霍夫研究所马上做出了回应,宣称会开发新的mp3pro格式,使用更好的压缩技术和支持证书加密技术。
但mp3格式技术落后是事实,当初开发时也并没有考虑到无缝升级问题。
可以预料到p3格式,新格式前景难以预料。
而市场中也难以短时间内出现足够挑战ump这样难得一遇的宣传机会。
新的格式出现之后,是否被市场接受也是未知数――互联网上并不需要太多不相互兼容的格式。
在新的挑战者出现之前发展壮大甚至统治付费音乐市场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所以亚马逊出价9亿美元收购也不是不能接受。
然而令资本市场没有想到的是,保护伞电脑居然毫不留情的拒绝了亚马逊的收购请求――资本市场虽然看好,但也认为亚马逊的收购请求已经给出了充分的溢估。
卖一首歌价格是2美元,会员包月收听一人10美元,要有多少注册会员,要经营多久才能收到9亿美元的收入?
就算平均一个会员在消费50美元,也需要发展一千八百万会员才能有9亿美元的收入。
而9亿美元的收入能有多少利润?
大部分收入都需要分给音乐版权持有方,只能截留一小部分的收入,除去网站经营开支,9亿美元收入能剩下9千万盈利就算不错了。
亚马逊是全美最大的购物网站,可以不考虑利润,只要收购能带来大量流量和正版音乐这个市场,报价9亿美元是可以接受的。
但保护伞电脑拒绝亚马逊公司9亿美元的报价就非常不理智了。
这时候不需要专业人士出来分析,这件一波三折数次反转的热门事件堪比电视剧的狗血剧情,引发了互联网上大量的讨论兴趣。
互联网上对保护伞电脑公司的讨论说什么的都有,但普遍的观点就是保护伞电脑太过高估了的前景,9亿美元的报价还不卖,要多少才会卖?
是不是保护伞电脑公司想钱想疯了?
还是一根筋的想发展正版音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