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与师弟沙悟净找寻了半天,结果在一座高山前,看到了小妖青脸儿,孙悟空大喝一声:“哪里走,老孙来也!”唬的那青脸儿一翻一滚跑下崖谷,进洞后把洞门紧紧闭了,对九灵元圣喊到:“爷爷,外面又有两个和尚来了。”九灵元圣听到后,向那青脸儿小狮子问道:“你大王并猱狮、雪狮、伏狸、抟象可曾来?”
青脸儿狮子小妖道:“不见!不见!只是两个和尚,在山峰上高处眺望。”
九灵元圣听说,低头不语,半响,忽的掉下泪来,叫声:“苦啊!我的黄狮孙死了!猱狮孙等又被尽数被和尚捉进城里矣。此恨怎生报的。”
然后,九灵元圣他便大开城门走了出去,孙悟空、沙僧刚要展开兵器准备迎战。便被他的两个分身狮头咬住后,居然也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束手就擒。
但是,九灵元圣他并没有加害他们的意思。而是轻轻挟于洞中内后,喊道:绳索来!
待九灵元圣把孙悟空、沙僧二人着实捆了。然后道:“你这泼猴,把我那七个儿孙捉了,我今拿你和尚四个、王子四个,也足以抵得我儿孙之命,小的们,选荆条柳棍来!且打这猴头一顿!与我黄狮孙报报冤仇。”
孙悟空自然不怕打,到了晚上,用法术脱了身,回到城里,找到土地问九头狮子的来历,土地道:那老妖前年降下竹节山,那九曲盘桓洞原是六狮之窝,那六个狮子,自得老妖至此,就都拜为祖翁,祖翁乃是个九头狮子,为九灵元圣,若想降伏此妖。须到东极妙言宫,请他主人公来,方可收伏。他人莫想擒也。
原来这九头狮子精是东极青华大帝的坐骑,东极青华大帝是谁,很多人都以为是封神中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其实然也,东方的神詆比较乱,它有一个复杂的神仙体系。既有西游量劫四御之说,亦有洪荒封神六御之言。是与不是?我们也无从考究!
说回正题,只知他东极青华大帝是天庭四御之一,是与紫微北极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等同级别的神仙大佬,江湖地位相当高,孙悟空找到了东极青华大帝,东极青华大帝却告诉孙悟空道:“吾那元圣儿也是一个久修得道的真灵,他喊一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等闲也便不伤身。”
有东极青华大帝此言便可见,那九灵元圣其实力之恐怖了。
我们都知道洪荒中带圣的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而九头狮子既是妖怪又是坐骑,身份和地位极低,为何他能被称是‘九灵元圣’呢?
可能会有些人会说:“这九头狮子乃是西游第一妖,法力无边。当可称妖圣。”
不过可不只实力强大才能是圣的标准,还有的就是牵扯到儒家所说的德。不少后世儒家思想学派者,认为西游里‘九灵元圣’这个称号却是‘暗藏玄机。
让我们就来谈谈许多儒家思想学说的九头元圣是如何暗藏玄机的。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意思是说一个大智慧人或妖怪做到了九思,就可以成就圣人。当然这个圣可不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清净无为之圣,也不是佛家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圣,而是儒家学说的德圣。
西游原著把九头狮子精取名曰:九灵元圣。
而儒家不少学者又认为,这九头狮子象征着”九思。
哪九思呢?
儒家成圣的标准是什么呢?
一、视思明:当我们看到事物时,要看到事物的真相,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二、耳思聪:如果我们能管住我们的耳朵,辨别出真假是非,那我们就不会被外物所伤。
三、色思温:色,代表着情绪,温,代表喜怒哀乐皆不发。成大事,情绪控制要达到喜怒哀乐皆不发。
四、貌思恭:貌,代表行为,恭,代表恭敬心。做任何事,都应有一份恭敬心去对待。
五、言思忠:言,代表言语,此句意为不说谎话。
六、事思敬:敬,代表全力以赴。做任何事都应全心全意去做
七、疑思问:‘君子不耻下问。’就是此理。
八、忿思难:忿,代表忿忿不平,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当我们遇到别人对自己发火时,也应该换位思考一下他的难处,可能就不会生气了。
九、见得思义:君子看到的都是义,小人看到的都是利,无论别人给予了我们多少,我们都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做到了这九思,就可以成就儒家至圣了。孙悟空之代表的世人之心,所以怎么又能如何打得过已经成为儒家圣人的九灵元圣呢。
儒家做到九思成圣,所以他叫做九头元圣。
而且九头狮子的洞府在竹节山九曲盘桓洞,此地的山名在西游也大有深意。君子爱竹,竹子是君子的象征,竹子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不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
九灵元圣下界以后不作恶、不伤人。与人类和平相处,说明他有君子的修养,他明知道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却不动心,说明他有君子的正直。
当孙悟空和猪八戒等众人拿着各色法宝武器在他面前狂轰乱炸之时,九灵元圣并没有针锋相对,而是赤手空拳的张了张嘴就降服了它们这就说明他有君子的气度,因为君子洞口不动手,九头狮子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君子当中的典范。九灵元圣此等境界与修为,已经达到的刚才儒家的九思成圣之标本了。所以说他才可能上通三圣,下彻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