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刘林俊备好车马和管家又一次前去台州城。楚越便前往村镇外坡地察看田地修整和水渠挖掘的状况。
荒坡下,李狗娃对楚越说:“这坡地种粮本就不便,而且坡上缺水,虽有水车能够将坡下渠中的水车上坡去,但水量不足只能种些旱粮。可是小麦喜寒,这江浙的气候就算是种上了恐怕收成也不会好啊。”
楚越细细察看了坡上开出来的阡陌,脑中突然跳出一个念头:“莫如我们将坡挖开,堆土成梯状,以条石围边,留下引水和排水渠道。这样坡地就平整了许多,也能蓄住水了,不知这样可不可以造出水田来?”
“倒是个好主意,虽然修造起来麻烦,但现在人手不缺,可以试试。只是……”李狗娃说到这里为难的看看坡下渠中的两具水车。
楚越反应了过来,就算造好了这梯田,没有水仍是不能种植稻子,看来这种想法不切实际,但是又有些不死心,于是问:“这坡后高处可有水源?”
旁边一个年轻人答道:“我是本地人,这坡名叫土石山,东面向镇子一侧是土坡,西面却是石崖。崖上确有一条悬河,可是石质坚硬难以凿通,所以这里就一直是荒坡。前些年刘老爷倒是想用火yao炸石引河水过来的,后来听人说凿通后一旦发水村上也会被淹,便也就作罢了。”
楚越随几人一起登到山顶,山后虽说是石崖却也不是十分陡峭,山顶往下两丈许处果然有一条不算小的河流,水深大约能有三四尺,只是被光秃秃的岩石挡在山后。楚越再回头看看土坡上正在修整的地块都在山顶往下三丈多以下,当下心里便有了主意。
楚越又仔细察看了山顶各处的地势后指着土坡一侧的一处地方说:“李狗娃,你领人在此挖出一个坑来,要五丈长、一丈宽,五尺深,里面用粘土和了碎干草厚厚的抹平。再延田边开掘渠道通向此坑。”
看到李狗娃不解的神情,楚越补充说:“我要把山后的水引过来,用它来蓄水。”
李狗娃仍然是一脸的迷惑,不过也不再发问而是转过身招呼人去了。
回到刘家,楚越向刘家的下人打听哪里能找到四五丈长的粗毛竹。刘家下人答道:“老爷去年去过一趟云南,对那里的竹楼十分喜欢,准备在后园里建一座,便从江西专门买了些过来,不想今年年成不好没有动工,那些竹子还在后面堆放着呢。”
楚越听了十分高兴,找了几个人来到后园挑出十根最长最粗的毛竹,抬出到空旷处。众人在楚越的指挥下把竹节打通,在用细砂从里面磨平。然后放在燃起火堆上烘烤,烤热后自中间慢慢弯曲。到的傍晚时分,十根毛竹有七根做成了楚越想要得弯管,另外三根在加工中被折断了。
楚越又命人找来一堆碎布头,和粘土和在一起,用油布包了,系上结实的绳子从毛竹中穿过,自另一头拉紧,包着碎布粘土的油布包便紧紧地卡在了毛竹竿的洞中。弄好这些,楚越告诉糊里糊涂忙了一天的众人说要用这些东西来引水。大家也搞不清楚楚越弄的是哪门子玄虚,各自迷惑的回去休息了。
三四天过去了,楚越白天忙着安顿镇子里的流民和坡地开荒的事情。晚上有时还会梦到那一团蓝色的光芒,仍是看不清蓝光中间到底写了哪几个字。他现在倒是不再追思以前的回忆了,只是刘林俊去州府衙门已经好几天了,没有一点音信,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这让楚越颇为有些担心。
这天中午,李狗娃找到楚越说山上的土坑已经挖好了,也按照楚越的要求抹平了坑面。于是楚越叫上人把几天前弄好的毛竹抬上了山顶。
楚越让人把毛竹堵着油布包的一头浸在石崖下的河水中,另一头放在挖好的土坑里,固定好以后叫了七八个年轻人从土坑这一头使劲把绳子往外拉,当油布包被从毛竹中拉出来后,河水也从毛竹中流了出来。如此反复七次,七根毛竹中都流出了河水。
“这个是什么?都说水往低处流,可这河水怎么居然从竹子里爬过了山坡?”尽管看到了水从毛竹中引了过来,众人还是十分不解。
楚越觉得很难解释清楚,于是笑笑说:“这个嘛,就叫做拔河了,你们几个大小伙子把河水给拔过来了嘛。”
李狗娃突然象想到了什么:“楚公子,等下天黑前我们是不是要把这个竹筒口给堵起来?水若是积满了便会溢出来,白天还好,要是晚上,我们在山下的住处可就麻烦了。”
楚越答道:“不会的,这水不会积满的,你尽管放心吧。”
李狗娃听了仍是不放心,交待了身边的人晚上看守这个水坑,如果水满就要报警。
楚越笑了笑,便随他去安排了。
楚越弄好了引水的工程正要下山,却见刘林俊急匆匆地赶到了坡上。一见楚越就说:“至超,我刚回来就听说了你这引水的奇事,特地上来瞧瞧新鲜的。”
说罢刘林俊盯着几根毛竹管细细的寻思了一番,不住叹道:“奇妙、奇妙……”
“这水缘何能向上翻越山脊呢?”刘林俊好奇地问。
“山后河水水位较高,坡前水坑地势较低,因竹管注水后隔绝了空气,水便会由较高的河里爬坡往低处的坑里流去。待两边水面相平自然就会停止流动,这样只要水坑不漏,自然也就不用担心会淹了山下了。”楚越简单的解释道。
“兄弟果然深怀奇才,这样一来这块坡地上又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