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按照慕容建中的计划,宋军应该在来年二月或者三月的时候发动进攻。这个时候,马匹刚刚经历了漫长的冬季。冬季水冷草枯,饲料来源严重不足。马匹的膘水下降,新的草又没有长出来。还有不少马没有熬过严冬就一命呜呼。这时候辽国的骑兵数量是最少的,而且战斗力也是最弱的。若要北伐,二三月份是最合适的。只要谋虑得当,击败辽军,收复燕云十六州还是有些胜算的。
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如今杨延辉下落不明,很有可能身陷辽国。他又不能见死不救。只是,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三样都不占的情况下出兵,实在不是他的风格。更扯淡的是,他还必须忽悠住赵光义,让他觉得现在是出兵的大好时机。
“为毛我有种我在当奸臣的赶脚?”慕容建中突然回味过来,在这样战局不利,还竭力怂恿君王,不是为了挽救战局,而是为了私人利益。结果最后往往都凄惨收场,有的甚至因此而亡国灭种。这都是那些个奸臣玩剩下的。而玩得最多的正是宋朝和明朝的太监们。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时候不是个好时机。要是他怂恿赵光义出兵,就是为了私欲,一旦失败,那就跟这些人一样,被人唾骂。这样一来,他跟名留青史就彻底拜拜了。这其中的风险实在有些大。再加上宋兵那渣一样的战斗力,还要应付赵光义时不时地抽风,他实在没有多大把握。
就在他纠结的时候,杨韵和崔应龙已经联袂而来。
“我知道你们的来意。让我考虑一下吧。”慕容建中说道。
“这有什么好考虑的。”杨韵急道,“现在四郎下落不明,我们要想办法救他。此事刻不容缓。你向皇上上书,请他出兵。他不是挺信任你的吗?”
慕容建中苦笑道:“大小姐,现在真不是出兵的时候。士兵没有集结好,武器装备也没有齐全,再加上燕云十六州天寒地冻,辽人又经营数十年。就是勉强出兵我也没有多少把握。”
杨韵虽然不懂行军打仗,但这些浅显的道理她还是知道的。但她还是不死心,这可是她的侄子,虽然按照剧情,他遇到银镜公主,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四郎点儿背,还没有邂逅银镜公主就……呸呸 ,不吉利。四郎一定会化险为夷的。
“你不是当过北齐大将军嘛!崔师傅说你逆天改命,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帮齐国统一天下,现在这样一件小事都完成不了吗?”
杨韵理所当然地说道。
慕容建中无语,狠狠地瞪了崔应龙一眼。这家伙怎么什么事都往外面说。
崔应龙微笑示意,杨韵不是外人。
慕容建中撇撇嘴。
虽然杨韵这纯属于强词夺理,可慕容建中最后还是答应了。他不得不承认,杨韵的话让他颇为意动。虽然他从来不认为自己真的能逆天改命。北齐那会儿之所以能成功,那是因为剧情大神根本就是齐国的亲戚,给北齐方面开的挂实在太多,太牛了。各种不可思议的拨乱反正。他不过是顺水推舟。不过,他却愿意挑战困难。在这样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还能克敌制胜,这才显示他的本事。
他是绝对不会承认,他是因为女儿认定杨延辉,怕杨延辉出什么意外,女儿伤心流泪。因为杨韵和崔应龙来没多久,潘影也来游说他。慕容建中叹息,女儿注定要被拐走啊!这实在太窝心了、
偏偏崔应龙这厮还哪壶不开提哪壶,使劲往他伤口上撒盐。
“看在影儿的份上,你也应该有些表示嘛!”
口胡,他有什么好表示的。
嗯,当然了,他也就是在心里说说。对着女儿略带乞求的眼神,他实在不忍心让她伤心、为了影儿,他这次算是豁出去了。
结果,第二天早朝,满朝文武目瞪口呆地看着慕容建中口若悬河地忽悠赵光义。
“圣上,这次杨将军朔州大捷,把辽人打得落花流水。如今辽军损失惨重,兵败如山倒。正是我军乘胜追击的时候。恳请圣上尽快发兵,老臣自认尚能披挂上阵,毛遂自荐,请命带军趁势攻打燕云十六州,扩大战果。”
朝堂上的文武官员都不可思议地看着慕容建中。前线的战报他们不是没看过,虽然杨继业攻下了朔州,但宋军的损失也不少,辽军也并不像慕容建中说的那样伤亡惨重,以致于溃不成军。他们实在想不明白,平时干练、睿智的潘丞相怎么会如此不智,不是老糊涂了吧!还是说杨继业的功劳让他心生嫉妒,这才不管不顾,坚持要去捞点功劳,压杨家一头。即使最后不成,为了安抚他,圣上也会给他一些好处。制衡嘛,他们还是知道的。
文武百官不知道杨延辉和慕容建中的关系,还以为又是潘杨两家的党争。
赵光义并不好忽悠。虽然他军事才华不怎么样,但却是个政治上的好手。何况,他还知道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文武百官们不知道,可不代表赵光义不知道。因为金斧权杖的事情,他一直关注着杨家的事,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武艺高强的仇木易,当然也是他重点关注对象。他已经知道了所谓的仇木易的来历,他正是杨继业失散多年的儿子,而且和潘影的关系匪浅。再一联系慕容建中几乎无条件地宠溺女儿,他就知道了,恐怕是因为潘影,他的丞相才竭力请求他出兵。
虽然知道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但赵光义却装作一副被慕容建中忽悠住的样子,最后还不顾群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