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貌似又一次被打败了,只不过张飞军却感受不到喜悦,张飞也是第一次统领诸将,排兵布阵此时还不是他的强项,他所能做的就是奋勇杀敌,他故意走露消息引张角雷击帅营,却想不到对手竟如此鬼神莫测。军中的事情就是这样的,擅自调兵本是重责,然而临危之际,处事果断者往往受到士兵爱戴,通常无人追究罪责。昨晚速战速决的战事惊坏了卢植的副将、参将一干人等,张飞这个布衣怎么能私自遣兵调将。虽然事情得到了平息,惩治也是难免的。他们叫来负责清理战场的卫士长,询问张飞的下落。
“飞将军,单骑已经连夜离开了。”卫士长回答完,就被撵出了营帐。几名副将虽不是卢植的亲信,却也久经沙场,昨夜的冲突虽然他们事先没有准备,却也见证了张飞的骁勇,原本的惩处也只是为了严明军纪,如今他黯然离开也就随他去吧。况且左丰死了,上报朝廷也算有个交代,为皇城的使者而战,这个理由皇帝显然也是满意的,况且不是败仗,奏章就好些的多了。
张飞心头着实难受,战争年代亲朋离去并不是什么稀奇之事,况且他与众弟兄“歃血为盟”时也并不畏惧死亡,只是战斗打的憋屈,自己奋勇杀敌却抵不上张角引雷袭击。虽然最终击退了敌军,可这算作胜利吗?在沉思和遐想之中张飞走了很远很远。
大贤良师折返回城之后就生了病,按说战斗时按照自己原本的计划行进的。自己率主力雷击帅营,并伺机大挫朝廷军士气,而另派一股部队补充城内战需。他倒并非完全相信了张飞放出的流言而雷击帅营,只不过天气星象刚好、时机方位也对,张角应时而动也算顺乎天命。而且天权星闪烁光芒,乃天赐良机。奈何出个张翼德天生蛮力,奈何大汉气数未尽。加之张飞锐气难当,破了张角的阵势,而张角为了避免倾颓之势强行引雷,以致雷火之气反噬,导致大病。然而这一切武夫张飞又怎么知道呢?
张飞心事连连,难免有碍行程,倒是皇甫嵩一干人等先收到前线的消息,即日作别卢植赶往战场,卢植也代刘备询问了张飞的行踪,可惜信使也并不知晓。卢植本就是代罪之身作别皇甫嵩之后也于刘备等人作别,刘备行叩师大礼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与关羽找了个驿站弄口留下等张飞前来。
奉旨前来袭击张角的军队不只皇甫嵩一支,还有凉州董卓,在镇压黄巾起义初期,董卓显示出强大的压迫力,凡是俘虏黄巾贼子一概屠杀,所以招致其所到之处,黄巾之军皆闻风而逃。董卓此人好武,并无固定顺手兵器,大锤可使长矛能用,长刀亦不在话下,而且为人豪爽,有一批死士为其卖命,这些人多是凉州无赖,被官民不耻,而董卓却乐意与此为伍,这些人深感“士当为知己者死”。
董卓的战略战术也是有依据的,不俘虏黄巾军,有利于本土战斗力的强劲,同时震慑敌军,只是没有兵源,难长图之。只是朝廷各部纷争不断,把黄巾军撵出自己的地盘就是胜利,所以谁又在乎久远呢?只是平步青云的董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此次卢植被诬消极怠工,却也派这个“常胜将军”前往镇压张角。董卓一行人从凉州地界打到冀州,假以时日不说,路上虽连克连节,只是士卒疲累,又无人员增补,加之黄巾上下对其恨之入骨。而且这些黄巾战士本身来自农民,扛起枪他们是兵,放下枪他们只是百姓。董卓杀之如牲的作风倒是埋藏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黄巾方面由于董卓的迫害,张角部命张宝、张梁两兄弟合力除掉董卓,已安军心。
董卓一行人自收到圣旨后,凉州亲友为其设宴践行,他也不急着赶路,路上找准几个黄巾弱旅就将其击溃,以增补西凉精兵嗜血之性。董卓不是个蛮干之人,虽然他在凉州做的有声有色,可毕竟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的确耗费了不好光景,跑到别人的地盘抢功劳,太麻烦、而且很难,最重要的是不划算。所以他倒是希望送个顺水人情给皇甫嵩,希望他能早日击破张角。队伍行进的速度被严重放缓了。以至于张宝到了拢东,静候了五天仍不见董卓踪迹。张宝就像世人对他的称谓(地公将军)一样,看上去敦厚朴实,满色蜡黄和羽化仙者张角比起来,他更像一个营养**的庄稼汉。平时话也不怎么多,经常站在哨塔前环顾四周的地势,由于气温、湿度的变化,对于张宝来说这些常人看上去没有什么变化的地势,却成了他每天必须关注的对象。他好似并不着急,就好比一只即便忍耐许久寒冬饥饿的豺狼,你永远无法感受到狼的急躁,它会一直等到你出现疲态,在你最不堪一击的时候下手,张宝也是。
张宝领兵不多,仅三千人,他们不穿盔甲,或者说未遭遇之前,他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除非你是当地村民,否则压根不会注意到哪里多出来了这么些许人口,陇东盛产的就是山脉,张宝擅长的就是耕作,时间尽管不多,一样可以在山里面淘到宝贝,他将部分划分为半椭圆形,长轴显然是直面董卓前来的方向,这样哨兵部队发现董卓军,就可沿着两边圆周传达回营指令,然后半椭圆逐渐收缩,聚齐将士。张宝不喜欢没事吆五喝六,所以他统领的部队在野外耕战事,大多采取此等方式,自给自足,当然前提必须是伏兵,倘若敌方知道你在此地,那不被杀个片甲不留是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