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四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唐灭了(东)突厥,四夷震服,西域各民族纷纷归附,共推李世民为“天可汗”。
李世民给那些归附的酋长们都授予将军中郎将等官,以至于有一次陆玉成上朝时见到了有趣的一幕,太极殿上竟有一半的朝臣是穿着各种服饰的外族人。这一年有一万多家突厥人入住长安,京师的大街小巷上到处可看到突厥人。
这一年全国粮食大丰收,史载:是岁,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因工作关系,陆玉成常与虞理明在一起商量推广占城稻事。人们常看到两位身穿绯服的一老一少出入于工部和司农寺。这一年李世民定公服颜色,共分为四等:一至三品服紫,四品至五品服绯,六品至七品服绿,八品至九品服青。但陆玉成对虞理明很尊敬,总是称其为“明公”,自称“学生”。
一天傍晚,皇宫里一位太监突然来到陆府,宣召陆玉成进宫看病,他忙携带药箱与太监一起入宫。
进了宫才知道,原来是李世民的儿子十岁的李泰病了,而且病情严重,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心急如焚。
李泰(620年-652年),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四子,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史载宠冠诸王,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
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
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好士爱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法家、书画鉴赏家。唐太宗允许李泰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贞观十二年(638年),李泰开始主编名著《括地志》,于贞观十五年完成。
由于李泰宠禄过盛,屡次遭到众臣的进谏。因父亲唐太宗种种溺爱,让李泰渐渐对皇位有了想法。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嫡,唐太宗为了达到目的让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儿子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进封濮王。高宗即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死于郧乡,高宗追赠其为太尉、雍州牧,谥曰恭。
待陆玉进了李泰的房间,发现李泰床榻前除了两位太医外,还站着一位道士,虽形若中年,但面如少年。经人介绍,竟是大名鼎鼎的“药王”孙思邈。
史载孙思邈幼年体弱多病,汤药之资而罄尽家产。他自幼聪明过人,他通百家之说,崇尚老庄学说,兼通佛典。
他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02岁。
十八岁立志学医,二十岁即为乡邻治病。他对古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我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特别是论述医德思想、倡导妇科、儿科、针灸穴位等都是先人未有。一生致力于药物研究,曾上峨嵋山、终南山、下江州,隐居太白山等地,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他是继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为祖国的中医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
孙思邈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与希波克拉底齐名的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却做官召请。隋文帝时,征召他为国子博士,唐太宗欲授于爵位,唐高宗欲拜谏议大夫,他都固辞不受,一心致力于医学。
孙思邈一生勤于著书,晚年隐居于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五台山(药王山)专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一生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两部巨著60卷,药方论6500首。《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它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
当陆玉成给躺卧在床榻上的李泰检查,发现他发热,咳嗽,咯痰,痰黄粘稠带血,寒战,胸痛,气喘,口渴。伴有壮热、颜面潮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和四肢厥冷,脉细数等症。
陆玉成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喘嗽,也就是“马脾风”,病情严重,有死亡危险。孙思邈和两位太医都同意他的诊断,但他们没有好办法。
陆玉成首先使用安宫牛黄丸,使李泰的高热神昏好转很多。李世民信心大增,让陆玉成继续治疗。
陆玉成用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常用药:羚羊角、钩藤平肝熄风,茯神安神定志,白芍、甘草、生地滋阴缓急。加郁金、胆南星、天竺黄化痰开窍。
李泰服药后病情渐渐好转。陆玉成则被李世民留在了皇宫,以随时就近观察李泰的病情。
其间,陆玉成虚心向孙思邈请教,受益良多。而孙思邈则对陆玉成医学知识之精深、治疗手段之独到有效感到震惊,